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作为一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习俗活动。
1.扫墓祭祀
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
2.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踏春由来已久。
3.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节养生
清明前后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雨水和晴天依然穿插而来,时寒时暖,是呼吸道、肠道、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的季节。小言也整理清明健康攻略,为您的健康护航。
1.气温多变,注意保暖防感冒
俗话说清明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建议可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晚出门时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多少。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2.外出踏青,警惕花粉过敏
这个季节,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花粉飘浮在空中,被人吸入体内后,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及全身发痒等过敏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专家提醒: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外出踏青应尽量避开花草,携带必备的药物或者戴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如有发生过敏反应,请尽快就医。
3.注意饮食,谨防“病从口入”
随着气温回暖,细菌容易滋生,食物处理或者保存不当,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千万要注意饮食安全,预防肠道传染病。在外野餐时,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同时要做好手的卫生,生水不可直接饮用,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另外,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不要擅自采摘蘑菇和野菜,以免发生真菌类食物中毒。
4.调节情绪,不要过度悲伤
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很容易触景伤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产生情绪。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否则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段时期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宜过度伤心,扫墓时可带上急救药品,注意情绪的调节,找亲人朋友陪伴,缓解情绪的影响。
标签:
上一篇:你知道清明节前还有个寒食节吗?
下一篇:世界卫生日 与健康同行
近日,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网主办的“健康中国人”圆桌座谈会上,中国药科大学董事会副主席孙明杰教授与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中
知识产权保护是助力企业依法保障其市场成果的关键措施,也是企业做好品牌建设、推进市场发展的重要策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工业电商分会常务副会长、伟
重磅合作启航未来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康养细分领域因人口老龄化(2035年60岁以
十年砥砺前行,见证中医药产业的辉煌这十年间,西鼎会不仅为中医药企业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更通过一系列高端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推动了中
加强伟哥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助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伟哥以创新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近日,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网主办的“健康中国人”圆桌座谈会上,中国药科大学董事会副主席孙明杰教授与多位行业专家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