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发布,通心络成首个获指南推荐用于ACS 治疗的创新中药

    2025-06-16 来源:药品库-尚言健康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始终是影响预后的关键难题。但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临床研究发现创新中药通心络胶囊在抗心肌缺血、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日发布的《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更是首次将通心络纳入推荐,将其列为 ACS 新的治疗方案,通心络也是首个在中国介入治疗指南中被推荐在ACS中使用可带来临床获益的创新中药。

    通心络胶囊的核心价值源于其对微血管的双重保护机制。临床研究表明,通心络能够通过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通路,增加一氧化氮释放,从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溢。这种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在中华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中,通心络预给药1~3小时,能缩小心肌无复流和梗死面积分别达80%和32%,且该效用能被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完全消除。

    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ACS 患者,通心络的临床获益已得到多项大型研究证实。以评估AMI患者在急诊介入手术前及术后服用通心络胶囊对心肌无复流的防治效果为目的的“通心络胶囊防治AMI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通心络在改善无复流现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该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行PCI手术24小时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能明显降低ST段抬高幅度(P=0.0016),加速ST段回落速度(P=0.0021),降低心电图无复流发生率达36.6%(34.26% vs. 54.05%,P=0.0031),心肌声学造影和核素心肌充盈缺损指数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心动图数据发现,通心络胶囊能够减少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改善再灌注后的心功能(P<0.01)。

    《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也早已明确指出,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STEMI 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推荐 PCI 术前使用负荷剂量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此次,《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首次将通心络纳入 ACS 治疗推荐,正是基于其扎实的循证医学基础。随着该指南的发布,通心络在 ACS 治疗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明确。这不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深度融合。对于广大 ACS 患者而言,这意味着在介入治疗后,他们将拥有更全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

    标签:《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发布 通心络成首个获指南推荐用于ACS 治疗的创新中药

    相关资讯

    推荐文章
    栏目文章